必備知識
各種發電方式的現況與未來?國際趨勢與各國轉型計畫?
加入對話實驗之前,歡迎參考這些資料,確保順暢的交流體驗!
風能
2020 年,台灣風力發電佔比約 0.82%。風電可分為陸域或是離岸風電。陸域是最低成本的類型,但是由於台灣陸地土地取得不易;同時,由於地狹人稠,風機旁邊住人容易受到噪音干擾,有鄰避效應,因此陸域風電在台灣的發展有限制。反過來說,由於海洋空間較為寬闊,也不容易與人類活動產生影響,目前離岸風電是對台灣比較好的選擇,可以生產大規模再生能源電力,成為未來台灣綠電供應的主力。
離岸風電的發展相當快速,發電規模也不斷成長,成本隨著科技和規模的進展一直在下降。離岸風電在其最早發展的歐洲地區,已經比燃煤和核能等傳統發電方式便宜。
目前離岸風電比較大的衝擊在於對生態與漁業活動的影響,不過只要選擇較無生態衝擊,也較不影響漁業活動的場址,搭配較不影響生態的工法,就可以降低相關的衝擊;同時,風機中間也會預留鳥類通過的廊道,減少對鳥類生態的影響。
由於台灣區域有較多的颱風,有些人擔憂風機可能被颱風吹壞。目前針對風機的結構已有制定標準,結構上可抵抗颱風;由於風機為投資廠商的資產,損壞就得花錢維修,因此廠商也不會安裝容易損壞的風機,以免收益受損。
不過,在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也遇到一些挑戰。其一是風場與漁業場域重疊,需要溝通出共存共榮的方法,並建立海洋空間使用秩序;再者,離岸風電開發商都是外商,政府雖有制定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的目標,但在國產化的部份項目裡面,台灣廠商需要較長的學習曲線,引起台灣究竟只是需要綠電,抑或要建立整個綠電產業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