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加入討論

必備知識

各種發電方式的現況與未來?國際趨勢與各國轉型計畫?
加入對話實驗之前,歡迎參考這些資料,確保順暢的交流體驗!

太陽能

2020 年,台灣太陽光電發電佔比約 2.18%。太陽光電大致可分為兩大類:裝置於學校、工廠、禽舍及住家上的「屋頂型」太陽光電,以及優先架設在地層下陷區、魚塭、廢鹽田、掩埋場及水庫等等的「地面型」太陽光電。

近期政府大力推動太陽光電的設置,長期設置目標為 2025 年達成 20 GW,其中屋頂型要達到 8 GW,地面型達到 12 GW,會多鼓勵利用廠房屋頂,或是農業建築、漁業等場域蓋設太陽光電。

許多人對於太陽能的疑慮在於可能有毒,事實上太陽能製作過程如同手機一樣,有些材料製造過程確實會產生有毒的廢酸,但目前製程已有大幅改善。從半導體的經驗來看,製程相關產物或廢棄物是可被資源化再利用,環境危害可被控制;而太陽能板的矽晶片全部被玻璃等材料包覆,發電過程中不會釋出化學物質,在下雨的時候,也不會沖刷出有毒物質。

不過,近期地面型光電頻頻引發爭議。地球公民基金會分析,背後有「環境面、社會面、行政面」的三大困境。在環境面方面,許多保育團體與居民擔心若是選址不當,大面積改變地貌,會縮限野生動物棲息與覓食的空間,衝擊生態環境。社會面方面,光電廠商的尋地進駐造成魚塭與農地土地租金提高,許多漁民也擔心光電設置後的維護是否會影響養殖操作與產量。在行政面,各個行政機關也須釐清權責加強協調合作。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 NGO 建議,政府應該規劃「環境與社會檢核」的方式,在地面型光電的電業籌設階段、施工許可階段及核發電業執照階段篩選出適當區位地點與設計施工方式。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