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加入討論

問題與挑戰

各種發電方式的現況與未來?國際趨勢與各國轉型計畫?
加入對話實驗之前,歡迎參考這些資料,確保順暢的交流體驗!

社會溝通的挑戰

能源轉型是台灣重要的社會轉型,與所有民眾都切身相關。不過,過往台灣的能源政策多是由政府傳統技術官僚做決策,民眾往往無法參與決策前的溝通討論;隨著台灣逐漸落實民主化,以及環境運動的進展,強調權威、中心化的決策模式已稍有改善。

近年來,台灣逐步以公民審議方式,由下而上凝聚能源轉型願景,進一步產出「能源轉型白皮書」。但由於能源轉型牽涉專業層面廣、議題繁雜,長期以來無論是政府對社會的溝通,或是社會端、產業端的自主對話,還是常面臨「議題面、政府面、社會面」三個面向的溝通困境,亟待打破困局。

從議題面來看,能源議題專業程度高,除了發電模式背後涉及的科學論述、風險與機率之外,能源轉型也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結構及產業結構;加上有些發電設備或相關設施,可能有污染、噪音、健康傷害等風險,民眾因而容易對於相關設施設置於居住地附近持反對態度,也造成了「鄰避效應」的困境。這些複雜難解的科學及人為層面考量,都提高了能源議題的溝通討論門檻。

從政府面來看,如前所述,過去傳統技術官僚很容易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育者」,而非「溝通者」,因而採取單向告知型的強勢溝通導向,試圖「扭轉」民眾觀念。有的技術官僚則是過度強調科學證據,無法轉化社會溝通語言,導致討論能源政策的門檻變高,也無法有效與受能源政策影響的利害關係人溝通。

此外,在政府內部,能源轉型的議題常橫跨多個部會;各部會雖有各自的專業,卻容易陷入本位主義,產生榖倉效應(Silo Effect),資訊難以彼此交流。當要與民眾溝通時,各部會在內部尚未對焦的狀況下,只能就各自業務做說明,導致民眾難以了解能源轉型的全貌。在保守、擔心犯錯的考量下,政府若採用傳統的溝通技術,就容易導致溝通效益不佳。

在社會面,能源政策的高度專業性,導致民眾參與討論的門檻相當高。在過往的義務教育及課綱設計中,很少有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相關議題,民眾因而容易認定自己對此領域專業不足,對能源政策的參與效能感低落,不認為自己可以影響政策。

此外,一般民眾對於能源議題的認知,多源自於媒體報導能源議題爭議時呈現的資訊,或受到特定意見領袖的影響,不一定有時間與精力,自行去深入了解背後的複雜知識,因而容易出現對於議題認知的錯置。例如,先前有民調發現,民眾誤以為核能在台灣發電結構佔比很高,或誤以為空污在台灣越來越嚴重等等。因此,如何讓民眾脫離單一面向的觀察,能夠了解能源政策背後的多元考量與權衡,是社會溝通的一大挑戰。

議題、政府、社會三個面向的交互影響,導致能源政策的社會溝通難以推進。無論是政府對社會,或是社會端的自主對話,甚至社會、產業和政府三方,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溝通模式,也導致能源議題很難產生社會共識。

提問與討論

你可以嘗試著討論以下這些問題,或是提出新的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

  • 你認為能源議題的社會溝通,在台灣難以推進的原因包括哪些?

  • 經濟部在「能源轉型白皮書」政策配套中,提到要把能源議題納入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課程設計,你認為要把氣候變遷和能源轉型議題融入我們的義務教育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與挑戰?

  • 「能源轉型白皮書」的綱要方針中提及,應該要「推動參與式能源治理,能源政策研擬與實踐應秉持多元參與,落實資訊公開透明以促進程序正義」,你認為最應該開放公眾參與討論的,是能源政策的哪個面向?

  • 你認為目前政府針對能源議題所做的社會溝通,在溝通管道、溝通策略、溝通內容上,有什麼不足之處嗎?你認為溝通過程會遇到什麼問題與挑戰?

  • 如果你是高中的公民老師、大學的教務長或教通識課的教授,你會設計什麼樣的課程及教案,讓學生更了解台灣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所面對的問題?讓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被更多人看見?

回首頁